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艾灸與保健

 

宋代《扁鵲心書》雲:"人于無病時常灸,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由於灸能益氣溫陽,而人身的陽氣有"衛外而為固"的作用,若能使陽氣保持常盛,正氣充足,則病邪不易侵犯,身體就會健康。中老年人多陽氣衰退,應宜施艾灸起到補火助陽,振奮精神的作用。正如《扁鵲心書》雲:"年四十氣衰而起居乏,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六十陽氣大衰,陽痿,九竅不利,上實下虛,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宦游吳蜀,體上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鬁瘟瘧之氣不能著人。”他經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結果活了一百零一歲。唐代著名醫學家王燾在《外台秘要》中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陽氣逐漸衰弱,所以三裡下氣也。"這是說三十歲以上的人陽氣逐漸衰弱,灸三裡可補氣壯陽,不然會出現氣短兩眼昏花等衰弱現象。由此可見,艾灸確為延緩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人們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正氣,增加人體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襲。

 

    保健灸法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靈樞•經脈》說:“灸則強食生肉”。說明灸法有增進食欲,促進機體生長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幹”。灸法能補氣助陽、溫益脾腎。灸法是以經絡、臟腑等理論為指導,利用某種易燃材料或藥物,在穴位上或患處燒熏,借其溫熱性效能,通過經絡的作用來調整人體生理功能的平衡,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外治方法。《靈樞•經脈》:“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對於使用針、藥等方法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或用於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明代李延《醫學入門》曰:“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
   (1)足三里灸: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具有補脾益腎、調和氣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預防中風,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於預防中風,在平時可單灸足三里,有中風先兆時可配合絕骨穴。古人多採用化膿灸,有“若要安,三裡莫要幹”的諺語。灸此穴有預防老花眼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白細胞、紅細胞的數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免疫力。
   (2)神闕穴:神闕又名臍中,屬任脈,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益氣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薑灸、隔鹽灸,每次3~5壯,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溫熱舒適,稍有紅暈為度。
   (3)氣海穴:氣海又名丹田,屬任脈經,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的作用。常用溫和灸、隔薑灸和附子灸。孕婦禁用。
   (4)關元穴:關元也稱丹田,屬任脈經,為保健要穴,具有溫腎固經、補氣回陽、通納沖任之功效。常用溫和灸、隔薑灸和附子灸。孕婦禁用。
   (5)身柱灸:清心寧神,降逆止嘔之效。多採用溫和灸法,用煙捲大小的艾條,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過10次。
   (6)風門灸:風門為足太陽膀胱經穴,有宣肺解表,祛風通絡之功效,主治一切風證,多用於預防感冒,採用隔薑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間,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連灸10天。
   (7)中脘灸:中脘為任脈經穴,胃的“募穴”,八會穴之一。具有健運脾胃,補中益氣之功效。常用隔姜灸、溫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5~9壯,連灸10天。 
    臨床上保健灸法,除上述穴外,還有大椎穴、膏肓穴、三陰交穴、命門穴、腎俞穴、曲池穴、陽陵泉穴及“伏天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