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治未病的內涵

 

 治未病的內涵

 

“治未病”,出自《黃帝內經》,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傳變。其含義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未病養生 防病於先毋庸置疑,治未病首先應包括在疾病發生之前,就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謂:“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靈樞•逆順》亦雲:“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于疾病未生之時進行治療,實為一種預防思想。亦即在平素應注意保養身體,防止疾病的發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春發陳、秋容平、冬閉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強調了應攝生保養於患病之先。而保養應注意飲食起居,精神調攝,身體鍛煉等方面。 


    因為疾病的發生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方面的因素,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邪氣侵犯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所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一是培養正氣,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二是防止病邪的侵襲。培養正氣,應當注意重視精神調養,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起居有規律性。平素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則有利於氣血流通,陰陽和調,身體健康。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促使血脈流通,氣機調暢,從而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飲食有節,五味調和,起居有常,勞逸適當,則能保持精力充沛,正氣旺盛,身體健康,預防疾病。此外,還可用藥物及人工免疫等方法,培養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抗邪能力,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防止病邪的侵害,可以用藥物殺滅病原體,平素講究衛生,防止環境污染,“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防範各種不利於健康的因素產生,不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素問•上古天真論》)。通過以上內養和外防兩方面的措施,就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其次:欲病救萌 防微杜漸《素問•八正神明論》雲:“上工救其萌芽”。就是說疾病雖未發生,但已出現某些先兆,或處於萌芽狀態時,應採取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這也應該屬於治未病的內容。 
再次:已病早治  防其傳變疾病發生的初期,就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應屬於治未病的內容。《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雲:“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此即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對正氣的損害也不甚嚴重,故早期治療可達到易治的目的。正如《醫學源流論》雲:“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疾病在早期,就被治癒,那就不會發展、惡化了。若等到病邪盛、病情深重時才治療,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邪氣深入,則邪氣與正氣相亂,欲攻邪則礙正,欲扶正則助邪,即使邪漸去,而正氣已不支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雲:“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在診治疾病時,僅對已發生病變的部位進行治療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疾病發展傳變的規律,準確預測病邪傳變趨向,對可能被影響的部位,採取預防措施,以阻止疾病傳至該處,終止其發展、傳變。《難經•七十七難》雲:“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最後:瘥後調攝 防其復發治未病還應包括病後調攝,採取各種措施,防止疾病的復發。疾病初愈,雖然症狀消失,但此時邪氣未盡,正氣未複,氣血未定,陰陽未平,必待調理方能漸趨康復。所以在病後,可適當用藥物鞏固療效,同時配合飲食調養,注意勞逸得當,生活起居有規律,以期早日康復,從而避免疾病的復發。否則,此時若適逢新感病邪,飲食不慎,過於勞累,均可助邪傷正,使正氣更虛,余邪複盛,引起疾病復發。如《傷寒論》於六經病篇之後,設有“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指出傷寒新愈,若起居作勞,或飲食不節,就會發生勞複、食複之變,從而示人疾病初愈,應慎起居、節飲食、勿作勞,做好疾病後期的善後治療與調理,方能鞏固療效,防止疾病複作,以收全功。所以,病後調攝,以防疾病複作,亦不失為治未病內容的延伸。 


    這種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預防思想在後世一直有深遠的影響。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是位極重視治未病的醫家,他比較科學地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他反復告誡人們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他論治未病主要從養生防病和欲病早治著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載有一整套養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實用價值。明末清初醫家喻嘉言深諳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義,他的著作《醫門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貫穿始終。如中風門中的人參補氣湯便是禦外入之風的綢繆之計;又如血痹虛勞篇中對於男子平人諄諄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虛勞病成,強調于虛勞將成未成之時,調榮衛,節嗜欲,積貯漸富,使虛勞難成。清代名醫葉天士對於既病防變研究頗深,他在《溫熱論》中指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溫病屬熱證,熱偏盛而易出汗,極易傷津耗液,故保津護陰屬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之舉,對於溫病是控制其發展的積極措施。後來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傷陰,其實與葉氏“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體現了治未病的思想。此外,東漢華佗創五禽戲健身法,晉代葛洪強調氣功攝生等,注重強身健體以預防疾病的經驗也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