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多數是由於溶血性鏈球菌通過皮膚破損處或其他感染源蔓延到鄰近淋巴管所引起。可能來源於口咽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膚損傷以及前述的各種皮膚、皮下化膿性感染。

本病多見於四肢,往往有一條或數條紅色的線向近側延伸,沿行程有壓痛,所屬淋巴結可腫大、疼痛。嚴重者常伴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及白細胞計數增多。故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運用灸法治療感染性疾病在古代醫籍中早有記載,如《千金翼方》中云「丸卒患腰腫附腎痈疽癤腫風游毒熱腫此等諸疾,但初覺有異,即急灸之立愈。」灸火之熱可使氣血流暢、經脈疏通、郁熱消散,從而達到清熱解毒、消瘀散結之效。然用艾灸法治療,必須掌握好灸療的量,如量不足,就起不到速效的作用。正如《醫宗金鑒》中所說「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可知灸效來自火足,火足則氣到,方能速效,灸時應以局部灼熱微覺燙為宜;如灸火不足,病人但覺微熱,疔瘡皮色不變,則少效或不效;如灸火太過,則病人灼熱難忍,甚至有灼傷的可能。

 

現代醫學認為,急性淋巴管炎是致病菌從破損皮膚或黏膜侵入,或從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疥瘡、足癬等處侵入,經淋巴間隙進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圍的急性炎症,分為網狀和管狀淋巴管炎。管狀淋巴帶炎分深淺兩種,淺層淋巴帶炎在傷口近側出現一條或多條「紅線」,硬而有壓痛,深層淋巴帶炎不出現「紅線」,但肢體出現腫脹,有壓痛。本病為熱毒壅滯皮膚,致使經脈阻塞、氣血凝滯而成。明代汪機曾曰:「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故取艾條熏灸,其溫熱滲透之力使局部氣血流暢、經脈貫通,拔引郁毒外出,或使紅腫消散,或使疱疹加速乾涸結痂而愈。灸法治療急性淋巴管炎收效快,效果好,較易被患者接受。

 

以上內容,只供參考,有鑑於個人健康情況因年齡、性別、病史和特殊情況而異,建議您,若有任何不適,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與治療建議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