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則可觸及腫塊。

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月經前後加劇,全身症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易感疲勞。

 

1.      中醫學中沒有盆腔炎病名的記載,慢性盆腔炎屬於中醫婦科嘓瘕范圍。中醫學認為,濕熱瘀積腹中,沖任臟腑功能失調,經絡痺阻,氣機不暢或寒客胞中,為寒凝,瘀阻血脈,日久不消,形成癥瘕。由於病程長,且反覆發作,以濕熱、血瘀、氣血虛弱為主,本虛標實,臨床虛實夾雜多見。其病因病機是由於外邪侵入瘀積胞中,以致沖任臟腑功能失調,氣機不利,經絡受阻而導致腰酸、腹痛、帶下、痛經等。本病的病理性質以腎氣不足、帶脈失約為本,濕熱、瘀血、寒凝、痰濕為標,屬於本虛標實証。從瘀論治是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原則之一。

 

2.      治療中,多採用局部取穴,其中關元、中極屬任脈,為足三陰交會穴,沖脈起於關元,益精血、養沖任,中極通於胞宮,為血中之氣穴,可調暢胞脈,氣行血暢而病愈。遠端取脾經、胃經的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三陰交為足三陰交會穴,與足三里可益氣養血、健脾利濕,調生化之源,與關元、中極共調下焦,為婦科要穴。配合艾灸,有很好的溫熱功能,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促進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以上內容,只供參考,有鑑於個人健康情況因年齡、性別、病史和特殊情況而異,建議您,若有任何不適,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與治療建議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