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間接灸之隔姜灸

2014-05-10 10:45

間接灸是指用藥物或其他材料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稱隔物灸。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類辛溫芳香的藥物作墊隔,具有加強溫通經絡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傷皮膚。間接灸的種類很多,其名稱通常隨所墊隔的物品而定。如以生姜間隔者,稱隔姜灸;用食鹽間隔者,稱隔鹽灸;以附子餅間隔者,稱隔附子餅灸。間接灸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加之本法火力溫和,患者易於接受,而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疾病。

 

隔姜灸

隔姜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以姜片而施灸的一種方法。在明代的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施灸法

選取新鮮老姜一塊,沿生姜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0.5cm的姜片,大小可據穴位部位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施灸時,把鮮姜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用綫香點燃艾炷進行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時,微微提起姜片,或者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灸處出現汗濕紅暈現象而不起泡為度,患者又有舒適感,每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

 

適應証

隔姜灸法具有溫胃止嘔、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一般對外感表証和虛寒性疾病,如感冒、風寒濕痺、腸胃症候和虛弱病証均可採用。如嘔吐、泄瀉、脘腹隱痛、痛經、遺精、陽痿、早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關節酸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1. 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新鮮的老姜,宜現切現用,不可用乾姜或嫩姜。
  2. 姜片的厚薄,宜根據部位和病証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証,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 在施灸過程中若不慎灼傷皮膚,致皮膚起透明發亮的水泡,須注意防止感染,處理方法可參照無瘢痕灸法。
  4. 灸後宜暫避風吹,或以乾毛巾輕揉敷之,使其汗孔閉合,以利恢復。

 

 

按語

生姜別名姜根、百辣云、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常用來治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姜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多種成份,具有解熱、鎮痛、抗炎、鎮靜、催眠等作用,能消炎、散熱、發汗、緩解流鼻涕等感冒症狀。所以隔姜灸對一般風寒濕痺、腸胃症候和虛弱等病証均可採用。

 

參考文獻:灸法醫鑒

搜尋網站

聯絡我們

元朗喬康艾灸養生館 新界元朗青山公路126二樓(即花旗銀行樓上) 93668323/26688460